簡述: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北京國企堅持創新引領,聚焦國有經濟發展定位,不斷強化創新意識、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以全方位創新促改革,以系統性創新謀發展取得了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北京國企堅持創新引領,nbygba.com,聚焦國有經濟發展定位,不斷強化創新意識、加快創新發展步伐,以全方位創新促改革,以系統性創新謀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北京國企加快創新平臺布局,建有創新載體555個,其中國家級載體94個。北汽集團牽頭組建國內首個汽車行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工集團建設我國唯一的污染場地安全修復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金隅集團所屬金隅固廢資源化利用與節能建材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100余項,榮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30余項。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北京電控所屬北方華創在北京納米非美邏輯產線建設中攻克多項“卡脖子”技術,刻蝕機等集成電路設備首次實現與國外設備同步驗證;首鋼集團所屬首鋼朗澤自主研發氣體生物固碳集成技術,有望擺脫對傳統蛋白飼料源進口依賴;北控集團所屬北控京儀集成電路專用高速晶圓倒片裝備填補國產設備空白……
金融創新 科技賦能再升級
2021年,北京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持續發力,全面推進機構專營化、合作平臺化、渠道線上化建設。整合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金融科技技術,搭建前中后全流程線上系統操作平臺,通過平臺式營銷構建、標準化審批嵌入、差異化風險管控等方式,推動科技金融向線上化、場景化、智能化轉型。
華夏銀行結合科創企業輕資產、高成長、創新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等特點,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股權融資等領域進行重點突破,打通傳統債權融資服務“痛點”“堵點”,為首都科創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投、貸、債、租、服”一體化服務方案。
智慧交通 數字化轉型新階段
創新驅動國企煥發出更多“科技范兒”。京投公司牽頭成立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力推智能列車、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云計算與大數據、通信網絡五大科技創新中心的協同發力。如今,“協同創新”“智慧地鐵”正成為北京軌道交通發展關鍵詞。
公交集團向數字化轉型,規劃了“五橫四縱”的“十四五”數字化頂層架構,設計了“五級三階段”的發展路徑,并從“端、網、云、應用”四個層級同步開展了數字化轉型和能力建設。在車載設備方面,攻克了車輛車聯網終端海量數據遠程實時傳輸與實時動態計算的難題,研發了一體化終端設備,完成了約2.3萬部運營車車載終端的換裝,支撐了車輛狀態監控和運行情況分析,支撐了車輛到站大數據預報信息服務。搭建公交“數字化云平臺”和“數據中臺”,開展業務應用的云端化遷移,建立企業主數據管理平臺和融合數據倉庫,初步形成了公交集團數據集成與數據應用支撐體系,大幅提升了數字化監控管理水平。截至2021年11月,公交集團已將原有分散在700余處公交場站的調度單元,轉化為具有數字化支撐的53處區域智能調度中心的380余個調度臺,1366條線路采取集中發車模式使用數字化升級后的調度系統發車,集中調度比例達到96.74%。
作為首都智能制造重要企業,北汽集團北汽越野車自2021年起,致力于高端越野汽車的研發及產業化,圍繞隨機的非線性載荷沖擊、苛刻的全域環境適應性、復雜的人-機-路耦合關系等開展攻堅克難,研制出BJ40和BJ80系列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產品。在做強自主品牌的征程中,北汽越野車深耕技術領域,不斷迭代產品,圍繞著用戶個性化需求,更推出琥珀探索版、環塔冠軍版和刀鋒英雄版等亮點車型,家族逐漸壯大,并提供“管家式”服務。這家汽車行業老牌兒“國貨”,正煥發出新的活力。
技術突破 蓄力高質量發展
企業創新需要結合行業發展趨勢,聚焦主責主業,找準自身在產業鏈條的定位,解決實用性和有效性兩大關鍵問題,將信息科技創新手段與實體產業相結合,科技創新成為助推企業發展的“新引擎”。
手持北斗移動終端查詢腳下管線信息,當前埋地管網圖像立刻傳輸到頭戴AR眼鏡的北京燃氣集團工人眼前,智能檢修穿戴設備讓維修管線不再是“盲人摸象”,大幅提升了北控集團所屬北京燃氣集團北京城市燃氣管網智慧運營水平。借助北斗開展工作的同時,市管企業也參與到北斗項目的建設中。2021年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由首鋼集團所屬北冶公司研發的磁屏蔽材料和裝置隨“北斗”衛星在太空中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