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中國制造2025》開啟了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新征程,作為制造大省的江蘇,全面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落實好《中國制造2025》重大部署,為制造強
“《中國制造2025》開啟了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新征程,作為制造大省的江蘇,全面貫徹落實制造強國戰略,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落實好《中國制造2025》重大部署,為制造強國戰略做出江蘇的擔當?!苯K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徐一平在2021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做主題演講時表示。本次論壇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
推動一中心一基地建設
徐一平說,江蘇省“十三五”規劃提出了把制造強省作為“十三五”的重點方向和新的愿景,特別是根據江蘇自身的特點,確定了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一中心一基地),并把它作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為推動江蘇經濟更健康更好發展的重要抓手。
對于推動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設,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徐一平說,為此,江蘇近期還出臺了政策,提出三年內財政籌集一千億元的資金推動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設,對新型研發機構最高給予一億元的獎勵,對企業研發投入給予5%到10%的普惠獎勵,以推動江蘇的創新和建設。不但如此,省委省政府還將《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確立的六大行動作為重點工作進行考核和推進。
徐一平表示,在六大行動推進過程中,攻關重點是突出智能制造,并從三個層面加以推進:第一是在企業,企業主動創新實踐,建設智能車間;第二是集成政策支持,更好地鼓勵更多的企業圍繞智能制造不斷改變現在的制造模式;第三是基礎設施,從網云端三個角度制定了規范和標準,三大運營商創設了一百多項信息產品和服務,提供了更多的優惠,企業用網成本下降30%~50%,新的技術為智能制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抓住創新驅動這個關鍵,把創新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動機,提高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從制造向創造轉變,推動新動能的快速成長。徐一平表示,下一個階段將更加重視和突出制造強國戰略在江蘇的實踐和探索。
加快構建新型制造創新體系
徐一平說,新一輪發展中,江蘇將加快構建新型制造創新體系,以突破專利重點領域和共性關鍵技術、加快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為主攻方向,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研發機構以及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公共技術平臺為支撐、萬眾創新為基礎的協同創新體系,更好地推動各類創新資源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對于如何創新布局《中國制造2025》,尤其是創新中心的重點關節點在江蘇得到落實,徐一平說,江蘇今年已經確立在數控機床和新材料等領域建立五個創新試點,未來五年,江蘇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優勢產業培養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并爭取進入國家創新中心平臺。
此外,要發揮領軍企業的作用,在這批企業中爭取培育出頂天立地的創新型企業?!笆濉睂嵤┌偾f的戰略,爭取一百家企業進入國家培育的隱形冠軍領域,有一千家企業成為江蘇培育的隱形冠軍企業,一萬家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企業,形成既有頂天立地又有鋪天蓋地的江蘇制造業格局。還要重視發揮人才的關鍵作用,在創新型企業家、企業研發團隊、領軍型研發人才上下更大的力氣給予支持,為企業培育出一支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和先進制造發展的工匠隊伍。
徐一平表示,找準制造業升級的發力點,不斷增強供給的能力,改善供給的品質,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推動傳統產能鳳凰涅磐。江蘇將實施技改工程,實施企業裝備升級計劃、企業互聯網化提升兩大計劃,“十三五”期間將以普惠制的財經支持來支持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新一輪技改。他強調,江蘇將是工業2.0到4.0一起跨越,“十三五”江蘇要在規模以上企業實施數控一代的裝備改造,關鍵崗位裝備實現數控化,重點關鍵環節實現互聯網化提升。
江蘇正在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和工業質量品牌的創新行動,加快實施三品專項行動,并在消費品領域做了部署。希望通過對傳統經典產業不斷挖掘和推進,通過三品行動的不斷提升,使江蘇高品質、高知名度、高名譽度的產品在國際上打響。江蘇也在對服務型制造持續發力,徐一平表示,通過對蘇南示范區加大推進力度,努力把蘇南建設成為風景優美、令人向往的地區、建設成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成為具有國際特色的先進制造走廊。
上一篇: 六大問題待解 智能制造注入工業新動能
下一篇: 實施兩大計劃江蘇力促制造業升級